180421-如何启动 PKCS 的构建

0. 核心思路

关于构建启动的思路,我想了很久,终于形成了一个大约可以自洽的体系,整体逻辑如下:

  1. 将「PKCS 的整体架构」和「PKCS 的输出层次」进行结合;
  2. 讨论各输出层次的搭建方法;
  3. 每个学员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部分切入;
  4. 持续积累系统模板,以帮助其他伙伴直接构建系统。

本部分的内容已经在2018-04-20早晨的课程中给大家讲解和交流过了,这里只是记录基本思路,更多内容,请前往课程资料中复听。

1. PKCS 的整体架构

我在「3. 任务通知」模块的《0419 系统搭建交流》中谈到了 PKCS 的整体架构:

分层 关键点 输出层次 构建方法
概念
本质
模型
原则
信念
知识点
卡片
文章
卡片系统构建方法
文章系统构建方法
经验
流程
方法
卡片
文章
卡片系统构建方法
文章系统构建方法
操作手册
模板
列表和清单
文章 文章系统构建方法
场景
参考案例
反思
文章 文章系统构建方法
系统 操作系统
问题解决
能力提升
20 小时突击
文章
项目
文章系统构建方法
项目系统构建方法

这个表格的视角切入点是从「道术器用」切入的,如果我们要考虑「输出层次」的话,那就要把视角重新转化一下:各个输出层次可以承载「道术器用」四个层次的那些关键点呢?这个问题就可以帮助我们把系统搭建的思路往前推进。

2. PKCS 对应的输出层次

我们尝试着回答刚才的问题,分层来看。

2.1 卡片层次

既然是从「卡片」切入,那么,把卡片写在左侧,继续做一个表格: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可以被积累的,同时,你会发现:我们真的应该把输入端的课程、书籍、资料等等,都换成统一的方法——卡片,输出端也可以照样变成卡片,这样,管理成本会大幅度下降,未来的整合效果也会变得好很多

2.2 文章层次

文章层次就变得简单了,当卡片不断整合之后,就会变成文章。所以,文章的部分,更多要考虑的是:

  • 编目
  • 草稿文章
  • 正式文章库

「编目」的作用是用来告诉自己,正在积累哪些关键文章内容以及已经形成哪些文章,编目的三要素就是:标题、存储位置和访问位置;「草稿」文章的作用用来记录临时的一些文章以及关键文章的过程文章;「正式文章库」就是用来存放某一些主题性的关键文章。

2.3 项目层次

对于一个项目的产出,我用的是「知识专题」的方式去实现的,「知识专题」是以原则为基础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 区分三层输出层次
  • 区分系统过程
  • 强调价值思维
  • 降低认知损耗
  • 考虑版权及加密

根据这种原则,填写我给出的方法工具表,见下图:

就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专题体系,自己的成果也可以不断被积累下来。

3. 从哪里开始构建呢?

那么,我们的系统从哪里开始构建呢?这个方式是要因人而异的,我个人建议从卡片系统开始形成积累。不过,每个人还是有不同的想法,为了帮助你清晰思考,我建议的是回答以下问题:

  • 我的工作现状是什么?
  • 我的工作需要我从哪个方面入手构建 PKCS?为什么?
  • 我决定要从哪个环节入手?
  • 我的下一步行动列表是什么?

你可以尝试着回答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会告诉你,我的卡片系统是如何构建起来的。


ChangeLog

  • 2018-04-21 整理和发布内容 by 易仁永澄